【江北嘴發布】重慶三管齊下營造一流口岸營商環境
近年來,重慶推出圍繞跨境貿易全鏈條、全環節改革創新,紓解卡點、堵點,三管齊下,營造一流口岸營商環境。
新華財經重慶7月19日電(王松濤 聶麒冰)近年來,重慶推出圍繞跨境貿易全鏈條、全環節改革創新,紓解卡點、堵點,三管齊下,營造一流口岸營商環境。
一是推廣包括“提前申報”模式,開展“兩步申報”“兩段準入”改革,試點進口貨物的“船邊直提”和出口貨物的“抵港直裝”等,優化通關流程,提升通關效率。重慶和上海實現轉關與轉港并聯作業、通關與物流高效聯動、通航與過閘順勢銜接,重慶水運轉關手續辦理時間壓縮90%以上、物流整體時效提升40%以上、過閘時間壓縮50%以上。
據市政府口岸物流辦介紹,重慶鼓勵內支線船公司換艙,實現“艙位互換、班輪共享、智能拼艙”,船公司單船裝載率提升8%、單家公司發航密度提升200%、船舶周轉效率提升10%。自實施艙位互換以來,浩航、錦海捷亞、中外運3家充分換艙589艘次,運輸外貿重箱10.3萬標箱。
二是推動智慧口岸建設,提升外貿綜合服務水平。水運口岸實施集裝箱場橋遠程智能操作系統改造,實現場橋自動化運行;建成集裝箱智能理貨系統,識別率達96%以上;建成集裝箱智能閘口,通閘時間縮短到30秒。重慶還以果園港為載體,探索實施“分類監管、集中查驗”的創新監管方式;將預約查驗與免除查驗沒有問題外貿企業吊裝移位費改革相銜接,實現系統自動結算,取消人工逐票登記核對。
鐵路口岸上線查驗預約系統,推行海關查驗一站式服務,實現企業申請、海關派單、場站吊箱等全程信息可視化。企業實時掌握貨物動向,可按需辦理預約查驗;通過優化卡口作業系統、實現貨物在運抵卡口時信息自動采集、自動對碰,在過卡時就能完成報關放行或查驗分流。鐵路口岸還建成口岸綜合管理平臺、公共服務平臺和跨境電商服務平臺,作業效率提高10%以上,保障國際貨物在鐵路口岸內快速裝卸和提離。
三是上線西部陸海新通道平臺,縮短企業報關流程。該平臺能夠為西部陸海新通道相關企業提供智能制單、通關物流協作、物流動態追蹤共享等服務,大大縮短企業報關流程,有效解決重復申報、多頭申報的問題。據測算,企業通過使用重慶“單一窗口”,通關環節優化30%以上,通關時間縮短30%以上,企業綜合成本下降20%以上。
編輯:曹煜
聲明:新華財經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。任何情況下,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。